清北老师领衔高端课程 预约体验
预约课程还可获赠免费的学习复习诊断
点击预约99元开学收心课程(原价480元)>> |
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是初一历史的一个重要知识点,同学们需要理解透彻,为接下来的历史知识学习打好基础。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知识点。
想获取更多学习知识点,在学习之中依然继续突破?点击这里即可免费领取广州初中各科复习学习相关资料200+份:
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(先秦)
1、分封制(天子—诸侯—卿大夫—士)——西周的政治制度
目的:巩固奴隶制国家政权。
2、动荡的春秋(公元前770-前476年):王室衰微、诸侯争霸
春秋五霸:齐桓公、晋文公、楚庄王、吴王阂闾、越王勾践
3、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(公元前475-公元前221年)
(1)战国七雄:韩、赵、魏、楚、燕、齐、秦。(按灭亡顺序)
(2)商鞅变法
内容:政治:①确立县制,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;(加强中央集权)②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;(遭到旧贵族的反对)③改革户籍制度,加强对人民的管理;④严明法度,禁止私斗。(以法治国)
经济:①废除井田制,允许土地自由买卖;(最能体现商鞅变法的封建性质和维护地主利益的措施)②鼓励耕织,生产粮食、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;(获得农民的支持)③统一度量衡。
军事:奖励军功,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。(增强了秦国军队的战斗力)
影响:商鞅变法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,提高了军队战斗力,为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基础。
启示:①改革要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;②改革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。
(3)战国时期秦国郡守李冰修建都江堰,使成都平原成为沃野,称为“天府之国”。
(4)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的根本原因:铁制农具和牛耕的推广。
4、百家争鸣
(1)儒家学派创始人——孔子
主要思想:核心思想是“仁”
政治上:反对苛政,主张以德治国,推崇西周制度,恢复周礼。
与人交往:仁者爱人、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。
教学上:有教无类,注重道德和文化知识教育。
(2)道家学派创始人——老子
代表作:《道德经》
主要思想:事物都包含着对立的两面;政治上主张“无为而治”。
墨家创始人墨子 |
兼爱、非攻、尚贤、节俭。 |
儒家孟子 |
“仁政”“民贵君轻”“舍生取义”“春秋无义战” |
儒家荀子 |
主张礼制(明确尊卑等级) |
道家庄子 |
治理国家要顺应自然和民心、追求精神自由 |
法家韩非子 |
君主专制、中央集权、以法治国 |
(3)百家争鸣的影响:促进思想和学术的繁荣,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,为中国古代文化发展奠定了基础,对后世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。
以上是小编整理的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知识点,同学们最好对以上知识点进行扩充,扩展知识面以方便理解哦。